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6月19日13时30分至17时,校党委书记迟宝旭在博物馆为法学院2024级本科拔尖班同学讲授思政课。“红色之路——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展”“为了新中国——东北解放专题展”两个展陈的核心内容,深入讲解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和重要意义,深刻剖析和阐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深层原因。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持续加强政治理论武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

课上,学习氛围浓厚,同学们坐在小马扎上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踊跃回答问题。迟宝旭与同学们面对面亲切交流,解析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的历史脉络,并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同学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小马扎上的思政课”。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持续深入学习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红色精神,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授课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思政课教师、博物馆馆长臧伟强向同学们重点讲述了馆藏珍稀文物背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革命历史。
本次思政课创新丰富授课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展馆与“小马扎”学习场景有机结合,打破传统教室空间局限,以沉浸式体验增强理论学习感染力与代入感,让同学们直观感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厚度,提升对党的历史认同感;激发学习热情,促使同学们将理论认知转化为“担使命、献青春”的自觉行动,为青年勇担时代责任搭建生动实践课堂。(摄影:王宇晗 贾泽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