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第十六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在黑龙江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论坛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广东省委党校、湖南工商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等全国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著名经济学家、学者,以及在读研究生,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论坛开幕式由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魏枫主持。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迟宝旭和《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金成武先后致辞。随后,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在线上作论坛主旨报告。

迟宝旭在致辞中强调,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生产力研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我校熊映梧先生在国内较早提出“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多年来,黑龙江大学理论经济学科积极汇聚多方力量,紧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生产力经济学的发展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相关决策建议在东北振兴和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以本届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与学界同仁一道,为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经济学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本届论坛共进行了12场专题报告与3场平行论坛,共计29位学者发言,数十名学者参与讨论。三场平行论坛的主题分别是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
闭幕式上,各平行论坛的主持人汇报了各论坛的讨论情况。第十七届论坛主办单位湖南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向国成院长代表本单位发言。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魏枫院长作本届论坛总结发言。魏枫表示,本届论坛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这三个核心概念全方位、多维度展开研讨与交流,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各位经济学家围绕论坛主题,深度讨论,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为与会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本届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型生产关系建设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重要问题,学者们的认真交流为我校理论经济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是我校理论经济学科和生产力经济学发展与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论坛的组织是我校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论坛成果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展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贡献了新观点和新思想,是我国经济学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学术盛宴,将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研究发挥积极作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