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持续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6月1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迟宝旭为法学院2023级法学专业1班、2班、9班学生讲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思政课。

课上,迟宝旭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意义、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讲授。他指出,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情感上相互亲近,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构筑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长城,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铸就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才能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提供不竭动力。同时,针对如何健全完善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等问题,他表示,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教育全过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切实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取得新进展。
最后,迟宝旭号召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聆听迟宝旭书记的思政课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法学2班刘昱琦同学说,这节课让我深刻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族青年学生要主动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工作注入强大青春力量。法学9班鲍凤娟同学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我们要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头脑中播种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更加积极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摄影:李卓颖 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