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信息公开指南 | 人事师资 | 教学质量 | 学生管理服务 | 学风建设 | 学位学科 | 对外交流与合作 | 其它 
当前位置: 首页>>图片新闻>>正文
 
闫鹏飞、李洪峰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
2020-06-29 17:21  

日前,我校闫鹏飞、李洪峰教授领衔的光功能稀土超分子材料课题组在圆偏振荧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通过手性辅配体诱导的策略成功构筑了一对对映体纯的稀土四面体笼。该分子笼展现出极佳的圆偏振荧光性能,其发光不对称因子值(glum)可达±0.2,荧光量子产率(QYs)高达81%。该发光效率是目前文献报道的手性稀土超分子材料的最高值,即使在室内光线下也能观察到金属中心发射出的红色荧光。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通过手性记忆效应,将上述分子笼中的手性辅配体利用非手性辅配体进行了替换,并成功地合成了一对由非手性分子构筑的手性分子笼,光物理测试结果显示新分子笼仍显示出良好的圆偏振荧光性能。这一研究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束缚手性材料应用的成本问题。

1.手性稀土四面体笼的手性记忆效应和圆偏振发光


该成果报道的分子笼具有与DNA双螺旋和生物蛋白、酶类似的拓扑结构,结合其特殊的圆偏振荧光特性,使该类材料在生物医学成像、传感和癌症的光动力学治疗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研究成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周妍妍(在读博士),闫鹏飞、李洪峰教授为通讯作者,黑龙江大学为独立完成单位

原文标题:A Highly Luminescent Chiral Tetrahedral Eu4L4(L')4Cage: Chirality Induction, Chirality memory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J. Am. Chem. Soc.2019,141, 19634−19643).

注:JACS是材料与化学类杂志的龙头,谷歌学术将所有学科分为八大领域,JACS位列材料与化学大领域第一。(科学技术处供稿)

上一条:寒冬送温暖,关怀入心田 ——校工会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
下一条: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5  黑龙江大学 学校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政编码:150080
联系电话:0451-86604567
技术支持:黑龙江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